| 到目前為止,全國重點單位、要害部位已建成安全技術防范報警監控系統50多萬個,公共場所和住宅小區、社區安裝的報警監控系統已超過150萬個,社區樓宇對講系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樓宇對講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如今,行業發展面臨哪些難題?
一、樓宇對講行業發展
樓宇對講系統、城市報警與監控建設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最先是在城市交通、重要單位及一些高檔住宅領域應用。這些系統經歷了三個建設高潮:一是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相關單位開展的單點工程建設;二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圍繞住宅、社區開展的系統建設;三是從2003年開始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了由政府投入,公安機關建設、應用、管理的針對社會面的安全技術防范報警監控系統建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3111”工程。現在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城市動態監控報警網絡平臺,形成了覆蓋包括重點要害單位、居民住宅小區、公共場所和移動目標在內的全方位、立體的技術防范網絡。
二、樓宇對講系統十大缺陷
有很高的要求,任何一個環節的薄弱都是造成樓宇對講系統不穩定的因素。就目前的情況來分析,樓宇對講系統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
抗干擾能力:抗干擾是目前樓宇對講行業普遍感到頭痛的問題。在產品質量方面,抗干擾能力是急待完善的,尤其是在部分雷暴多發區。而在實地施工中,線材選擇不當、布線不規范等也會導致各種干擾問題。因此需引起產品供應商和施工方的普遍重視。
信號衰減:通常視頻放大器等來解決問題,但同時導致失真問題。而如果線材選用不當也會出現信號衰減等。
聯網功能:總線與TCP/IP都可以聯網??偩€尚是目前的主流,聯網功能比較簡單,而且傳輸距離有限,這對大規模聯網不利。
兼容/標準化:由于音視頻編解碼算法、布線標準、通訊協議、接口不統一而導致的兼容/標準化問題一直困擾著采購者,這部分仍待有關部門主導來推動相關標準制訂。
音視頻傳輸時延:主要在TCP/IP聯網的方式下,廠商應當在算法等方面繼續優化,使獲得更快傳輸速度及音視頻質量。
噪聲控制及回音消除:主要是語音處理方面仍需廠商優化算法,而處理器需提供更為靈活和強大的語音支持。
集成更多功能:有的用戶認為對講產品恪守職責即可,功能越簡單越好;而有的用戶希望集成更多功能。對此,廠商應該實事求是、正確引導用戶采購意識。
人性化設計:主要指操作界面的人性化,包括室內機、門口機等,采購者希望產品盡量操作傻瓜化,讓小孩和老人都易懂易操作,比如:操作過程中的語音提示、家庭留言等;屏幕圖形界面更豐富,而不只文字提示等。
更好畫質:主要是彩色對講的顯示屏存在清晰度、色彩度、飽和度等問題。另據采購者反應,有的廠商為了節省生產成本,選擇一些二手屏,開發商和工程商都不知。一般一年之內是不會出問題的,一年之后可能要將這些顯示屏全部換掉。
成本降低:目前模擬對講產品雖然仍然是市場主流,但是數字對講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墒蔷蛢r格相比,數字產品的價格會比模擬高很多,這也是目前數字產品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降低數字產品的成本,是廠商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
三、樓宇對講系統“癱瘓”率高
歸納起來,這些產品的用戶有三類:一是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報警與監控系統,二是公共場所的監控報警系統,三是社區居民的樓宇對講、報警監控系統。前二者的系統完好率大于后者,主要是他們有比較專業的系統維護公司或者工作人員。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作為使用樓宇對講系統的社區居民并不是產品直接的購買者,而恰恰是樓宇對講系統“癱瘓”率最高。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1、消費者無權選擇產品
樓宇對講系統在國內市場是個很特殊的產品:決定買什么產品、用什么品牌、要什么功能的產品,并不是花錢的人,而是由房地產商決定。所以,使用者、消費者沒有機會選擇產品。因為用戶買房子的時候,房地產商已經安裝好了。產品的質量好與壞、自己是否喜歡,消費者完全不知情。更讓用戶無可奈何的是,房子質量有相關的法律去規范,而樓宇對講系統僅僅是房子的附屬品,并沒有相關的法律去制約。
2、樓宇對講廠商依賴房地產商
正是這種依附不對等關系,樓宇對講廠商很是明白,房地產商需要什么產品,樓宇對講企業就生產什么樣的產品,以滿足房地產商日益發展的需求。既有上萬元一套的高檔產品,也有幾十元一套的普通產品。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樓宇對講廠商說,現在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為什么呢?樓宇對講廠家是依賴房地產商的發展而發展的,甚至可以這樣講,假如房地產的發展停滯不前了,樓宇對講廠家也很難發展,所以,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卻沒有話語權。
3、廠商無奈成為“替罪羊”
在整個智能化小區建設中,只有樓宇對講產品可以到達每一個家庭里面,并且可以和管理處建立最直接的聯系;同時通過中央管理服務系統遠程進行互動,所以消費者最直接看到的、使用的就是樓宇對講門口機和室內機,出了問題都把“責任清單”貼在樓宇對講產品上。而事實上,樓宇對講系統既包括門口機、室內機,同時也包括線纜、電源及其他產品,更重要的是系統設計、施工,只要其中某一環節出了問題系統都不能正常運行。
更有甚者,房地產商一再壓低價格,致使樓宇對講廠商在利潤極少的情況下卻還要承擔整個系統運行好壞的責任,成為這個系統的“替罪羊”,而房地產商賣完房子拍屁股走人數錢偷著樂。
4、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是個問題
使用產品的消費者并不是產品的購買者,更何況這是個高度集成的系統,牽涉到方方面面,系統出現了問題也無法知道是誰的問題。深圳市盛波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長城認為,產品有使用壽命規定,有的系統運行癱瘓是屬于年限過長,到了系統改造階段。在保修期內的報警監控、樓宇對講系統癱瘓的責任劃分從概率來排序應是:產品生產商,系統安裝工程商,物業管理公司,小區業主等。產品生產商的責任,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低劣或技術性能標準達不到使用要求,引起系統故障頻繁,導致系統癱瘓;屬于工程商的責任主要表現在系統設計不合理,施工布線有隱患,使用假冒偽劣產品,售后服務差致使小問題引發大問題等等;物業管理公司或者系統維護公司的責任在于日常對系統的維護能力差,技術素質低,對系統不熟悉,沒有維修基金進行正常的系統運行保養;屬于業主責任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說,絕大部分癱瘓的系統都是因為找不到工程集成商和產品生產商,而物業公司又沒有進行系統維護,致使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
四、重視系統日常維護
由以上分析可見,樓宇對講、報警監控系統癱瘓的責任可能是多方引起的。所以,首先應該嚴把產品質量關,同時,工程商施工要規范化,最后,系統日常的精心維護也很有必要。(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