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安裝監控攝像頭這一命題,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就已經給出相對明確的答案。比如禁止在旅館、飯店、賓館、招待所等接待食宿場所的客服或者包間內部,公共的浴室、衛生間 、更衣室、試衣間的內部,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后能夠拍攝、窺視、竊聽他人隱私的其他區域和部位等等。
也就是條例明確了禁止安裝視頻監控采集設備的非公共場所范圍,但就家用監控攝像頭并沒有相關的條例明確,這也是當下市面上大家討論的最多的話題之一。
其實家用監控攝像頭,到底要不要安裝,就目前國內行業發展的背景來看,完全看個人。畢竟從性價比來看,國內的監控攝像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經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價格實惠的局面,市面上的產品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以及售后服務的問題。大家對此有所疑慮,主要擔心的是網絡安全的問題,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出現的現象。
針對這一問題,條例第十五條也給出明確規定。如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單位應當履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攻擊、防入侵、防病毒、防篡改、防泄露等安全技術措施,定期維護設備設施,保障系統連續、穩定、安全運行,確保視頻圖像信息的原始完整。
另外,為公共安全視頻系統提供網絡傳輸服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加強對視頻圖像信息傳輸的安全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網絡安全、穩定運行,維護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所以,在條例的規定下,相信可以減少大家對攝像頭泄露個人隱私的顧慮。問題就是條例實施之前,市面上安裝的監控攝像頭或者已經售賣的監控攝像頭可能會存在功能不全、網絡安全不完善等各種問題,特別是家用監控攝像頭。
筆者認為條例實施之前的設備,特別是年份久遠的設備理應被淘汰,應重新安裝符合新規的監控攝像頭,不然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潮流。所以,個人消費者在購買監控攝像頭時,可以挑選滿足多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及法規要求的品牌生產商,避免購買“三無”產品,如國家標準《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信息安全技術要求》等。
二、用戶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終端消費者購買了監控攝像頭之后,為了進一步保障個人隱私安全,用戶還應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是綁定的賬號應盡量使用獨立用戶和密碼,并定期進行修改。從公開的資料顯示,當前多數攝像頭被入侵的事件,多為用戶未對初始密碼進行修改。
二是及時更新軟硬件配置,確保設備的最新安全性。如及時更新智能攝像頭的操作系統版本和相關的移動應用,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生產廠商反饋。
三是定期查看智能攝像頭的安全設置和日志記錄,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問題。
四是安裝位置的設置也至關重要。如針對臥室、浴室、更衣室等私密空間嚴禁安裝攝像頭,否則換衣、洗澡等畫面可能被不法分子截取,甚至用于勒索。同時對于家里類似客廳、大門等公共區域安裝,也需調整角度,避免拍到鄰居家。
總的來說,安裝監控攝像頭,特別是家用類,在認準公安部認證品牌的同時應定期更新密碼、檢查設備角度。另外,為更好的切斷外網風險可以優先選擇本地存儲或局域網模式。